超濾膜組件的結構設計是連接膜絲特點和操作參數(shù)的中間紐帶。在眾多的形式中,目前以中空纖維膜為主,也有管式和卷式膜,組件的結構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:

1、盡量優(yōu)化膜的填充密度,增加單位體積的產(chǎn)水量;
2、盡量減小濃差極化的影響;
3、對進水水質的要求越寬越好;
4、便于清洗;
5、降低制造成本。
中空纖維膜以其無可比擬的優(yōu)勢成為超濾的主要形式。根據(jù)致密層位置不同,中空纖維濾膜又可分為內壓膜、外壓膜兩種。
外壓式膜的進水流道在膜絲和膜殼內壁之間,膜絲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,因而更適合于原水水質較差、懸浮物含量較高的情況,抗沖擊能力強,適用范圍廣;內壓式膜的進水流道是中空纖維的內腔,為防止堵塞,對進水的顆粒粒徑和含量都有較嚴格的限制,因而適合于原水水質較好的工況。
陶氏超濾膜組件,采用納污量更高的外壓式結構,具有更大的過濾面積,允許采用氣擦洗工藝,使清洗更簡便、更徹底,可以很大限度地減小膜絲污堵,恢復超濾膜的通量。采用外壓式的結構設計,通常以死端或全流過濾為主,但也可以很方便地轉換成濃水排放過濾或者錯流過濾模式,與后兩種過濾模式相比,全流過濾的進水流量小、能耗低,因而運行成本更低。